为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,凝聚青年助力民族团结的青春力量,10月10日,william威廉中文在音乐厅成功举办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主题宣讲。本次宣讲特邀《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》课程组专题宣讲教师、文史与传媒学院师彬彬博士担任主讲人进行宣讲。宣讲由我院辅导员赵璐主持,我院2025级新生参加学习。

师彬彬宣讲核心要点包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,并对主线进行反复强调;为同学们讲解“两个概念”;深刻认识到了国家意识,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这“三个意识”;正确把握“四个关系”:一.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;二.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;三.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;四.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。“四个关系”有助于纠正和厘清当前存在的一些错误观念和模糊认识,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性,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。接着“从历史脉络看中华民族的‘多元一体’”为切入点,通过展示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基、隋唐民族交融鼎盛、近代各民族共同抵御外侮等历史片段,生动阐释了“中华民族共同体”不是凭空形成的,而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“休戚与共、荣辱与共、生死与共、命运与共”的必然结果;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,中华民族,中华文化,中国共产党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,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。师博士的讲解让在场学生对民族共同体有了更深刻的认知。
接着,师彬彬讲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渊源。师彬彬指出: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,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共同体思想的创造性交汇,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融合论述的中国实践。
宣讲最后,师彬彬讲述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,以及民族工作的历史责任与任务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。

本次宣讲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展开深入讲解,介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、理论渊源,阐述了相关理论及制度实践,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,并提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任务和要求,通过这次宣讲,同学们不仅系统掌握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内涵与国家民族政策,深刻认识到各民族的命运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,而且让同学们有了清楚的目标。